一、帮助孩子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
1.倾听孩子的诉说
孩子每天在校与老师、同学相处,发生的大事小情都希望在家中与您分享。这时,家长要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,因为这是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好途径,您与孩子一起分享好消息或有趣的事,让孩子觉得校园生活的快乐,从而加深与老师的亲近感。
2.多与老师沟通
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,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,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,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容易产生分歧,使孩子难以适应。这就要求家长能够多与老师进行沟通,共同探讨教育的理念。如果对老师的做法有所不解,可以坦率地提出并探讨,从而达成共识。家长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不要心存顾虑,这样反而容易产生误会,适得其反。
二、帮助孩子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
1.弄清原因,放手让孩子自行解决矛盾
如果孩子间起了纷争,家长首先要让孩子说清发生争执的原委。一旦了解了事情的真相,妈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他们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,尤其是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。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矛盾的办法。在这个过程中,妈妈应多用“你有什么好的主意?”“你觉得你们应该怎么做?”等提问,让孩子感到自己有权利也有责任去思考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。家长切忌一味袒护自己的孩子,或把本该属于孩子的问题全都包揽过来,否则就会剥夺孩子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。
2.帮助孩子换位思考,摆脱自我中心的观念
孩子从自身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,是他们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,这种现象在当今的孩子身上非常普遍。作为父母,要善于引导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,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。
比如,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“如果是我是他,我会怎么做呢?”“他也许希望我怎么做呢?”“怎样的解决办法能让我们双方都乐于接受呢?”
3.教会孩子软语化干戈
当孩子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,父母要教会孩子,不要凡事都必须占上风,要学会道歉和请求他人原谅,学会心平气和地用恰当的语言化解人际的冲突。
比如“这件事情是我的不对,你能原谅我吗?”“你这样说话让我很伤心,骂人是不对的,咱们能静下心来谈谈吗?”
4.教会孩子必要的交往技能
学会真诚关心同学,真实地表现自己;讲究褒贬的方式。批评他人的缺点时要含蓄委婉,不夸大,不使他人难堪,而在赞美别人时,应诚心诚意,实事求是;在与别人讨论问题、陈述看法时则要注意谦逊,切忌好为人师,动不动就教训别人;要学会聆听。
耐心、虚心、会心的聆听,会使人有心领神会之感,而东张西望,心不在焉,不等别人讲完就打断,甚至他说他的你做你的,则使人有“话不投机半句多”的感觉。